10月26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迎来倒计时一百天。随着相关测试赛与测试活动的举办,冬奥会场馆内外无处不在的科技元素一一浮现:水立方14天智能转换为冰立方、火炬式手持气象仪、冰壶运动轨迹捕捉、“京奥联”智慧冬奥物资云平台等等。从赛事保障、科学训练,到交通运输、医疗保障,科技正在助力冬奥更健康、更高效、更智能。
2016年科技部启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重点专项,聚焦冬奥会科学办赛关键技术、冬季项目运动训练与比赛关键技术、公共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等5大技术板块方向,重点围绕零排供能、绿色出行、5G共享等8个方面统筹设计重点任务。2018年起,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建设、延庆赛区赛道场馆设计与建设、“水立方”冬夏运动场景转换技术、冬季项目运动员技能优化关键技术、8K转播车、冬奥会应急医学保障技术与装备、京张高铁智能化服务关键技术与示范等多项涉及冬奥各领域的项目立项,力图以“智能建筑、智能交通、智能转播、智能装备”等为亮点,共同组成对“冬奥,智能新时代”的创新思考和解决方案。
raybet雷竞技工程管理研究所自2018年起累计主持和参与了三项“科技冬奥”专项研究课题,包括“智能雪车雪橇赛道与竞技训练关键技术研究”、“隧道及地下车站复杂空间虚拟交互导引关键技术研究”,以及“复杂山地条件下场地泛场景建模技术研究”。
丁烈云院士在南京第二届全国基础设施智慧建造与运维学术论坛的演讲
项目工作组通过搭建赛道数字孪生系统,结合高精度的实时定位技术和基于力学的运动分析,实现雪车雪橇运动的智能精确感知和数据融合,实现基于数字赛道的可视化纠偏训练。
数字孪生训练系统
本届冬奥会后,项目组还将与国家队一同探索冰雪运动的大众推广方法,为国家队选材提供新的路径。
为更好地服务北京作为“双奥之城”的历史性担当,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充分利用智能建造研究中积累的数字化理论与技术,为冬奥会的成功举办提供场馆智慧运维技术。研究所陈维亚老师带领小组成员借助客服设施设备模型重建和大范围实时视觉定位技术,实现了建于山体之内的北京八达岭长城站中的AR视觉导航,充分展现百年京张的科技变迁。余群舟、周迎老师、雷蕾博士对复杂山地条件下冬奥雪上场馆设计施工运维的BIM 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实现了针对山地复杂条件下,融合多视角多尺度空间几何点云信息的复杂场景快速建模。
近年来,raybet雷竞技工程管理研究所高度重视科学创新研究、面向国家科技发展重大战略,通过一流学科建设不断提升科研优势和科技服务能力。课题立项后,各课题组严格按照项目研究计划,全面开展相关科技攻关研究,并相应地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在冬奥来临之际,各课题负责人将全力协调、精准对接,紧扣冬奥会赛事筹备组织进程,加快推动项目研究成果与冬奥会需求对接,加强项目成果应用的跟踪服务,为冬奥会的筹办贡献来自华中大的科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