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坛简介
raybet雷竞技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和“985工程”建设高校之一,是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370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18人,各类领军人才、青年人才400余人。围绕人才队伍建设,打造了分学科、有梯度、全方位的人才培养支持体系,从科研经费到生活待遇给予全面支持。
学校于2012年创办了国际青年学者“东湖论坛”(以下简称“东湖论坛”),至今已成功举办十届,共邀请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200余位海外优秀青年学者参会,已成为我校汇聚海外优秀青年人才的一张靓丽名片。“东湖论坛”旨在为海内外不同学科领域的青年才俊搭建一个学术交流平台。2022年度我校将继续举办第十一届“东湖论坛·云论坛”,诚邀全球英才跨越山海、相聚“云端”,聚焦国际前沿科技热点,共话美好未来。
二、申请条件
1.领军人才
(1)一般应取得博士学位,在国内著名高校、科研机构担任相当于教授职务,或在海外著名高校、科研机构担任相当于副教授及以上职务、具有较高科研水平和较强科技创新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
(2)具有扎实学识,胜任本科核心课程讲授任务;学术造诣高深,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重要成就;具有带领本学科赶超或引领国际先进水平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团队领导和组织协调能力,能带领学术团队协同攻关。
2.优秀青年人才
(1)具有土木与水利相关学科教育背景,年龄在40岁以下;
(2)一般应具有国内外著名大学博士学位,并有连续3年以上在海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知名企业研发机构等从事科研工作的经历;
(3)在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等领域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三、支持条件
1.薪酬待遇:提供事业编制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薪酬,对优秀人才实行基础年薪制,另可享受科研绩效政策与税收优惠政策;
2.职务职称:开辟职称评审绿色通道,优秀者可以申请教授(研究员)、副教授(副研究员)岗位;
3.科研条件:提供充足的科研场地和科研经费、单列研究生指标;
4.住房待遇:提供优厚的安家费与购房补贴;
5.子女教育:保障子女优质基础教育;
6.配偶安置:协助推荐、解决配偶工作;
7.生活服务:在医疗、保险、出入境、签证等各方面提供便利。
四、报名方式
请符合条件的海内外青年学者使用网上报名系统进行注册并填写相关信息(主论坛截止2023年2月20日前),经审核后发放邀请函。
网址:http://dhlt.hust.edu.cn/index.htm
或扫描二维码报名:
五、论坛安排
主论坛、分论坛时间:2023年2月中下旬
六、学院联系方式
联系人: 万飞 陈慧珠
邮 箱: tmrcw@hust.edu.cn
电 话: +86-27-87542221
七、雷竞技简介
raybet最佳电子竞技平台现有教职工159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教授51人,副教授53人。拥有“国家数字建造技术创新中心”、“控制结构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数字流域科学与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住建部建筑工程隔震减震产品检测研究中心”、“数字建造与工程安全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土木工程质量检测中心”、“中欧水电能源技术中心”、“中日空间信息科学与技术(卫星遥感)中心”、“中美国际水安全联合研究中心”、“挪威奥斯陆大学-中国raybet雷竞技‘大气-水文-陆地界面过程’国际水资源保护与利用联合研究实验室”等教学科研平台,以及住建部批准的“全国监理工程师培训中心”。联合主办了武汉数字建造产业技术研究院。共同承办了中国工程院主管期刊《工程管理前沿》(英文),该期刊为中国工程院初创的11种期刊之一,已入选ESCI;承办了国家一级权威刊物、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会刊《水电能源科学》;承办了《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该学报于2005年被国家新闻出版署评为我国权威期刊。
学院现有土木工程、工程管理、智能建造、交通运输工程、水利水电工程5个本科专业,其中土木工程、工程管理、水利水电工程为国家一流专业,智能建造为全国率先开办该专业的院校之一,交通运输工程为湖北省一流专业建设点,4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门国家一流课程,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门湖北省精品或一流课程。
学院拥有“土木工程”和“水利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还拥有土木水利、交通运输2个专业学位博士点,以及工程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点。其中“土木工程”下设结构工程、岩土工程、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智能建造、道路与交通工程等二级学科方向,“水利工程”学科包括水利水电工程和水文学及水资源(智慧水利、数字水电)两个二级学科方向。水利工程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土木工程为湖北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桥梁与隧道工程为住建部重点学科。
学院在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主要研究方向有:智能建造与智慧城市,结构隔震及消能减振控制,结构损伤智能检测与寿命评估,长江中上游巨型水库群水文预报体系,防洪发电航运生态及其互联区域电网调度系统,水资源安全高效利用,大型水电机组运行核心技术,地基处理技术,土-结构相互作用理论与机理、可持续岩土地下工程、大跨度桥梁结构理论与实践,土木新材料与结构体系等。在“建筑物隔震成套技术”、“轨道交通集成建设关键技术”、“流域特大水库群综合调度基础理论、水电生产过程控制与安全高效运行”、“地铁施工安全控制技术”、“工程结构安全评估集成系统”、“拱桥结构分析与设计”、“极端灾害下重点桥隧工程破坏模式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创新性的重要科研成果。2000年以来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8项,省部级科技奖60余项。年发表论文300多篇,其中被SCI收录200余篇。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基金、国际合作项目等纵向课题项目20余项,还承担“国之重器”三峡工程、港珠澳大桥、北京大兴机场的建设、以及长江中上游巨型水库群水文预报体系、防洪发电航运生态及其互联区域电网调度系统研发,年科研经费超过8000万元。
一直以来,学院十分注重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与美国土木工程协会、德国、日本等国的大公司建立了国际科研合作关系。多次主办/承办国内外高水平学术会议,每年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和企业家来我们讲学超过6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