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力量是中国共产党作为百年大党的显著标识与独特优势。波澜壮阔的百年党史见证了信仰力量与物质力量在中国大地的共同生成与发展。每一名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都源于远大理想的召唤与初心使命的鼓舞,他们用崇高的理想凝聚信仰的旗帜,在各行各业书写着最具代表性意义的时代建设篇章,raybet最佳电子竞技平台党员张勇传院士便是其中一位,六十余载初心不易,献身国家水电事业。
躬身水电数十年,岁月催人白发添。已经88岁高龄的张勇传院士,每天早上8点前,raybet最佳电子竞技平台水工楼办公室都会出现他的身影。1957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今raybet雷竞技)水动专业的张勇传院士一直从事水电能源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水资源和电力能源领域鸿儒硕学、居安资深,将毕生心血奉献给了我国水电能源领域的建设。“新旧水电楼,几人今尚留。迎青绦送走白头,人事更替新迭旧。忙春种,盼秋收。”张勇传院士低头咏吟曾经写下的诗句,只见数十年时光流逝,而初心不易,一生信仰坚守。
风风雨雨几十载,张勇传院士主动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以共产党员的信仰作笔,一直书写着中国水电事业科技前沿,创造多个中国第一。在60多年的科研工作与生活中,出版著作《水电能源优化管理》、《水电系统最优控制》等16部,发表论文200余篇。曾主持多项重点科技开发与攻关项目(包括两项中欧能源合作研究项目),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各一项,省部级二等奖以上的重要奖励10余项,2022年还获得湖北省第一届杰出人才奖。在水电能源领域有深厚的造诣,从50年代未就开始水电能源的开发规划、调度管理和实时控制的研究,1963年出版了《水电站水库调度》一书。1984年被国家人事部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称号。1997年12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他擎举着科技的火把,心怀红色信仰,竭力照亮水电发展的美好蓝图,是中国大地上的明亮星火。在张勇传院士的一生之中,珍惜共产党员的称号,自觉展现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做了许许多多有意义的事情:
1954年,长江爆发百年一遇的全流域性大洪水。这一年暑假,还在读大学的张勇传和同学们放弃假期,毅然响应学校的号召,参加防洪抢险。
1956年,张勇传院士在已有的“水能算法”基础上,提出“图解法”以避免试算过程,并将其写成论文发表,这是张勇传院士发表的第一篇学术论文,也是他学术创新的开端。
1963年,年仅28岁的张勇传院士,出版了《水电站水库调度》一书,这是我国水库调度领域的第一部著作。
1979年,张勇传院士主持和负责的“柘溪水电站优化调度”,使柘溪成为我国第一个实现优化调度大中型电站,成果被水电部国家科委在全国34座大中型水电站推广应用,水电站效益大大提高。
当时,中国的计算机技术发展缓慢,研究条件普遍艰苦,使用的大部分机器都是手动操作,计算机没有显示屏,结果只能打印出来,技术的困难是对他们意志的考验,张勇传院士和他的课题组成员睡在机房,提出几十万个方案,在经历无数次的挫败后,柘溪水电站的最优调度方案成功诞生。随后,江西上犹江电站等多个水电站专门邀请张勇传院士上门“诊断”。上犹江电站实施优化调度方案仅半年,产值同比增加1400万元
基于大量第一手资料,张勇传院士对优化调度理论进行总结,提出并证明了水库优化调度的三个定理,编制出了我国第一个水库优化调度程序,并将这一理论成功引入优调实践,满足了经济效益和可靠性的统一,实现了理论上的创新。
改革开放后,国家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电力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保障至关重要,解决能源不足、电力不够的问题迫在眉睫。张勇传院士走遍各地实地调研,许多水利工程都有他的身影。1984年初,张勇传院士和同事们在华工校园里,建立了我国第一座水电站经济运行计算机控制实验中心。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张勇传院士率先提出数字流域、三维水网等概念,在国内首次将博弈论、控制论、不确定性理论运用到水电运行管理中。这些理论随后广泛地应用于丹江口、三峡梯调中心等特大水库和水电站。
杏坛初心,师爱无尘。“我虽是一位院士,但同时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培养人才是我的责任和使命。”张勇传院士用了这样一句话总结华科大教师的为师之道,党员使命。从1957年留校任教至今,张勇传院士带过的学生不计其数,为我国水利水电事业输送了大量人才。张勇传院士倡导“问学”,并把“欲知则学,欲学则问,不问不学,不学不知”作为做学问的必由之路。
张勇传院士第四本诗集《曲水流觞》中“此生既结缘于水,就甘做其中一滴。无声地润泽土地,望其能滋养桃李”一句,解释了他耄耋之年未安于居室享受晚年生活,仍心系学科发展和学生培养的原因。千里之任,行思行远,张勇传院士带领团队青年教师加入学院“大师引航名师工作室”,只因青年学生的培养仍是他最牵挂的事情,愿以党员信仰为光,成为青年的指路明灯。
文末,致敬优秀共产党员张勇传院士,致敬每一位坚守信仰、默默奉献的科技工作者!